您当前的位置: 凯发app平台官网>> 正文 三农前沿

转:中新网 福建:九大“红包”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7-04-12 丨 阅读次数:

日前,福建省出台了《“九促”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提质增效、健康养殖、林业挖潜等九个方面全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方案》将为百姓带来哪些“红包”?4月6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提质增效:

发展品牌、生态和智慧农业

《方案》提出,发展品牌农业,着力提升福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产品在福建名牌产品评选认定中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创建100个区域公用品牌、100个福建名牌产品(农产品),打造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农业企业品牌。

发展生态农业,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实施地力提升“1112”工程,即每年种植绿肥100万亩、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00万亩、秸秆还田1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0万亩(次),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有机肥养分还田率达到6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发展智慧农业,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建设一批产业集聚、生产标准、服务配套的现代农业智慧园。

健康养殖:

推动传统畜禽产业转型升级

畜牧业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关于健康养殖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方案》明确提出健康养殖,推动传统畜禽产业转型升级。控制生猪养殖总量,严把准入门槛,全面完成禁养区及可养区存栏250头以下不达标生猪养殖场(户)关闭拆除,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做强家禽产业,重点引导白羽肉鸡、黄羽优质肉鸡、设施蛋鸡和水禽的规模化发展。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0年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覆盖所有品种,实现畜禽产业向高质高效绿色健康养殖转变。

林业挖潜:

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

龙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靠山吃山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之一。《方案》提出深挖林业潜力,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

扶持以竹山便道、竹林垦复与施肥和竹林喷(滴)灌设施为主要内容的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加强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大力推进花卉苗木标准化生产,发展新优盆花及鲜切花、荫生观叶植物、沙生植物、园林观赏植物的新优品种专业化生产,至2020年全省丰产竹林基地面积达750万亩、丰产油茶林基地达150万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达140万亩。每年完成造林绿化100万亩,引导当地林农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增加林农工资性收入。

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立体开发森林资源,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菜、林蛙、林畜、林蜂等林下种植养殖业。“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60个,带动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0万亩,至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基地面积达1000万亩。

产业融合:

创建100个省级最美休闲乡村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村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方案》提出,推进农业、林业、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建设一批兼具科普教育、农业示范、农耕文化展示和休闲度假体验功能的休闲农庄、果园花园、森林人家、水乡渔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到2020年建设5~8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100个省级最美休闲乡村,打造3~5条省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多种产销形式,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就业创业:

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

《方案》表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每年选送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三年专科学历或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支持返乡人员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实体。全面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深入实施福建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支持农民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开展小投资、低门槛创业就业。

科技助力:

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

《方案》指出,推广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新技术、高效长效的新型肥料、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便捷适用的新农机具。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家庭农(林)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以科技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开发经营,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节本增产增效。

加强农业新品种选育推广,力争到2020年育成50个适宜设施化、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专用率达到85%以上。

精准帮扶:

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

《方案》提出,根据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挂钩、一户一政策、一户一方案的要求,落实帮扶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项目倾斜、信贷支持、技能培训等措施,支持其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通过自身努力增收脱贫。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通过实行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脱贫。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通过免除学杂费和提供助学资助、助学贷款实现脱贫。对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通过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

建立稳定脱贫对象有序退出机制,制定重点县、贫困村具体的有序退出计划,对提前退出的重点县和贫困村、贫困户,原有享受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延续至2020年,对率先退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大力实施造福工程,到2018年基本做到应搬尽搬。

深化改革:

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根据《方案》,稳步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土地入股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商资本合作,整合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闲置农房等,发展民宿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积极探索盘活农村资产资源的方式方法。同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促进农村各类产权依法流转。

政策保障:

优先保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方案》提出,优先保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促进农业补贴向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转变,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鼓励各地探索将股权量化到村到户,作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权,让农民长期受益。同时,《方案》表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